like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讀後感
自從兩年前無意間發現祖宜的部落格,驚為天人,我雖然潛水寡言,仍時時追著新文拜讀,不只兩本大作,連文中推薦的《食物與廚藝》等書也陸續佔據書櫃一角。
中華美饌各大菜系,固然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但萬般皆下品,庖廚被尊為「師」,也不過是近幾十年來「職業無貴賤」現代精神抬頭以後的事。長期以來,擁有書寫論述權力的文人君子嗜吃懂吃,但不會也不屑下廚。一身廚藝的師傅,技術再純熟,大肚裝的畢竟不是墨水。
中國菜雖然四海聞名,但廚師再成功也難以擁有西方世界尊廚子為大師的地位。明顯需要有人搭一座橋,讓中文讀者一窺堂奧。
祖宜投筆拿刀,學院訓練加上業界實習,兼化身網路傅培梅,燉肉烤麵包拌沙拉,讓人口水濕了鍵盤,並不是光說不練、「講」得一口好菜的老饕。
輾轉爐灶之餘,人文底蘊並不繳械,文字精簡活潑,生香活色秀色可餐,節奏輕快音律悅耳,有令人手不釋卷的魅力。
一方餐桌本就是人類文明的具體呈現,祖宜以人類學角度,近寫廚房生態,側寫人物,跨界書寫的,是食記然而不只吃喝,是食譜但不限幾杯麵粉幾匙糖,是科普書卻更多俗世人情。
雖不知如何歸類書架何處,但祖宜的作品確是難得的存在。
希望未來能看到祖宜更多文章,有好食材才有好食物,我的部落格文章每週上刊關注台灣農業的「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http://www.newsmarket.com.tw/,歡迎常來逛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