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土耳其餐桌---蒙著臉要怎麼吃飯



在基督教《新約聖經》中,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太五28)

而伊斯蘭的《古蘭經》告誡,男女之間,非禮勿視,遮蓋羞體,以保護自己的貞潔。

眼睛也可以姦淫。為了不攪亂男人的心思,女人哪,把自己的美麗與嫵媚藏起來吧!

在不同的伊斯蘭國家,針對女性的衣著裝束,各自表述,自有定見。而不同派別之間,更是眾說紛紜。

有的伊斯蘭神學家宣稱蒙面只是習俗,根本不是教規,鼓勵女性以真面目示人;有的政府編制宗教警察,像糾察隊一樣取締未蒙面包頭的女性。

但普遍來說,上清真寺禮拜,女性衣著絕對涵蓋了包起頭髮、耳朵和脖子的頭巾,而日常生活中,將自己的身體遮蓋到什麼程度,往往反映了對宗教的虔敬、對家庭的忠誠、以及和外在世界互動的意願高低。

走在伊斯坦堡街頭,我欣賞將各式花色的頭巾融入衣著的搭配,有幾分現代舞后伊莎朵拉鄧肯的風姿,瀟灑飄逸。

只要不露出頭髮,女人愛美之心舉世皆然,彩妝和頭巾往往都是同一色調,時髦的不得了,土耳其女性五官立體精緻,頭巾雖遮住了秀髮頸項,卻更強調了美麗的臉龐。

土耳其女性對頭巾面紗的態度,是所有伊斯蘭國家裡最開放的。一干逛街的姊妹淘中,有人熱褲短裙,也有人嚴密包著頭髮,照樣一起有說有笑。

而國際通稱為尼卡布(Niqab)的黑色蒙面長罩衫,卻是當地女性包頭習俗的最極端。

首先是蓋過鞋面的拖地黑色長衫,長袖直到手腕,講究一點的女性還會戴上黑手套。

然後從頭頂覆蓋一個黑色頭套,頭套的後面直到下背部,頭罩的前面遮到眉眼之間,再另外戴上長及前胸的黑色面紗,好遮住臉部。

外界只看到眼縫中一眨一眨的睫毛,從頭到尾一片黑鴉鴉,完全滴水不漏。

只要加上一副黑色太陽眼鏡,遮蔽程度直追在《燦爛千陽》和《追風箏的孩子》裡惡名昭彰的布加(Burqa)。

初次看到穿著尼卡布的土耳其女性,大吃一驚,心中不斷盤旋一個傻問題。

「她們蒙著臉,要怎麼吃飯呢?」

「難道她們都只在家裡吃東西嗎?」

「那如果人在外面,肚子餓怎麼辦?」

和土耳其友人B在蘇菲亞大教堂和藍色清真寺附近的自助餐廳裡吃飯,我無意間發現幾個穿著尼卡布的女士走了進來,坐在我斜對面角落的餐桌上,端來食物正準備開動,我頓時好奇心起,坐直了身體暗地打量。

「難道吃飯會破例把面紗摘下嗎?」我心中疑惑不已。

她們用刀叉將盤中食物切成容易入口的小塊,然後低下頭,讓長面紗往前傾,左手微微撩起面紗一角,右手握叉,將一口分量的食物,在面紗之下,從前胸往上慢慢送到嘴裡。

我根本看不到她們的嘴,她們卻可以隔著面紗咀嚼、吞嚥,慢條斯理。

「真是特別的餐桌禮儀!」我這個鄉巴佬不禁少見多怪了起來!

好在土耳其的飲食多半是固態的麵餅類,比較不會湯汁淋漓,滴滴答答。如果吃的是熱氣蒸騰的台灣牛肉麵或廣東海鮮粥,湯湯水水,只怕非在包廂裡脫了面紗才能吃不可。

我直着雙眼盯她們用餐,直到其中一位好像發現了,隔著面紗不知是喜是怒。我一時心虛,不好意思起來,兩三口速速吃完飯,藉故跑去洗手間。

我躲在洗手間刷牙時,一個「尼卡布」迎面而來,她一進到女廁,立刻摘下面紗,大大呼了一口氣,露出紅通通的面頰,素著一張臉,五官深邃,帶著幾分稚氣俏皮。

這樣的臉蛋是最好的化妝範本,若上了口紅彩妝,不知要怎麼明艷動人呢?

我猜她頂多十六七歲,膚質像凝結的優格一樣又白又細,台灣女性再怎麼怕太陽曬黑,防曬也絕對沒有她徹底。

她把黑面紗放到水龍頭底下洗,原來,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沾到了一點食物湯汁。

洗淨後,擰乾,包在塑膠袋裡,放進隨身的大包包中。

天氣炎熱,這位青春年華的蘋果臉,狀似想了一下,很隨興地用單手把頭套也拉了下來,露出一頭烏溜溜的長卷髮,髮量豐沛,像瀑布一樣流瀉到下背部。

她擦了擦汗,然後乾脆把長罩衫也脫了。

裡頭穿著無領無袖的粉紅細肩帶上衣和牛仔褲,很平常的居家打扮,對比起從頭蓋到腳的尼卡布,卻造成巨大的視覺反差!簡直就像天主教修女服下穿了「維多利亞的秘密」。

她俯身在洗手台,露出一抹雪白的酥胸,用水洗臉、脖子和手臂,涼快涼快。後頸的線條柔美,像情人清晨的吻。

我站在一旁用最慢的速度刷牙,盡力不要像糟老頭似的色迷迷盯著人家看,心裡竟然有幾分震撼,又驚又喜,長嘆:「原來尼卡布裡面真的有活人耶!」

蘋果臉抬起頭,看到鏡子裡的我,四目相接,嫣然一笑,美目盼兮,又順手攏了攏長髮,把頭髮紮了起來。

「好長的眼睫毛呀!」我胡思亂想起來。美麗的人兒像春風,不論男女,只要一接近,全身都舒暢起來。

然後她從包包拿出手帕,把頭臉、身上的水擦乾,重新穿上長罩衫,戴上頭套,拿出一塊新的乾面紗,嚴嚴實實地戴上。

剛剛那個令人驚艷的妙齡少女,立刻不見了。

只要不出聲,眼前這個「尼卡布」可以是六旬老婦。

然後尼卡布美少女走出洗手間,靜悄悄快步走回餐桌前,加入她的親友團,我一下子又認不出是哪位了。

我跟B說了剛剛在女廁看見的好風景,他異常艷羨,簡直悠然神往:「常有人比喻,包著面紗頭巾的女性,節制了炫耀外貌的虛榮心,就像蚌殼裡的珍珠一樣,珍貴晶瑩,外人無法看見她的美麗。」

我老實不客氣打斷B的遐思,問道:「所有尼卡布通通都一個樣,走在路上要如何辨認同伴呢?全部都蓋起來了呀!怎麼知道誰是誰呢?」

B邊吃邊回答:「用包包囉,其實他們幾位是來自中東的遊客,你知道伊斯坦堡的名牌包包全被她們買走嗎?」

話未說完,他又大笑:「只要知道她身旁的男人是誰,就可以知道尼卡布下是誰啦。畢竟,沒有男人陪伴,她們通常不出門的。不過,土耳其女性穿尼卡布的算是少數啦。」

我呼了一口氣:「還好,不然大熱天還穿成那個模樣,實在太可憐了。」

B閒著也是閒著,吞下一口茄子燉羊肉,和我抬槓起來:「子非魚也,焉知魚之樂乎?悲乎?」

長年旅行,這類的文化宗教辯論我早習以為常,B的祖先從中亞遷移到西亞,騎射畜牧,風吹草低見牛羊,餐餐無肉不歡,對這位遊牧民族的後裔來說,台灣漢傳佛教的茹素傳統一定匪夷所思。

而根據他的伊斯蘭教規,若我把台灣人用來祝壽、去霉氣的豬腳麵線端上桌,香噴噴熱騰騰,絕對令他面色發青,腸胃抽蓄,棄刀叉而逃的。

你的美酒,可能是我的毒藥,飲食如此,衣著亦然。

B說:「省下你的憐憫吧,我有不少女性朋友,姊姊包頭,妹妹不包頭的例子,多的是。這些女士們總有想穿什麼的自由吧?」

「自由開始於內心,終結於侵犯他人自由之前」B剛剛才恨不得也身在女廁,見識一下尼卡布美少女的廬山真面目,現在卻振振有詞:「如果她們愛穿什麼沒侵犯你的自由,那你為什麼不能尊重她們的自由呢?」

我一時語塞,心知肚明,個人服飾是表達自由的一環,可說是言論自由的延伸。在歐美,伊斯蘭移民女性能不能戴頭巾面紗上學任職,公權力應不應該介入,卻長年引起極大爭議,口水滿天,慷慨激昂,全為了區區一塊遮頭蓋臉的布。

政府態度軟了,頭巾面紗合法,卻沒人吞得下「女性身體像一塊肥肉,在貪腥的貓兒前,不遮蓋起來不行」這種古老父權觀念。

政府態度硬了,禁止戴頭紗面巾,被扣上迫害個人自由的大帽子,還斷了出身保守家庭的年輕女性求學之路。

當現代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兩大基石,女性解放槓上了個人自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完全無解。

不過知道歸知道,當我看著蒙得密不透風的「尼卡布」們滿街遊走,心裡還是有點難過。

但我何德何能?憑什麼為一個我不甚理解的宗教習俗感到難過呢?

可能她們就是非打扮得像夜行的日本忍者一樣,不然渾身不對勁。

可能她們一穿上尼卡布,就身心舒坦,頭頂發光,與阿拉同在。

可能她們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去看,從窄窄眼縫中望出,所看到的世界,說不定比我的還廣闊。

如果穿不穿什麼,完全是她們的個人選擇,她們也深知一切後果,那到底為什麼我對尼卡布的感覺是下意識的排斥呢?

思前想後,得到的結論是,因為當我面前站著一個尼卡布,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物件,一個東西。

根據美國心理學專家保羅艾克曼博士的研究,遠在語言發明之前,我們茹毛飲血的人猿祖先臉上的毛髮逐漸脫落,臉部的每一條小肌肉,都可以對同類傳遞最細微的訊息,反應情緒和心裡狀態。艾克曼博士的研究還被福斯公司改編為電視影集LIE TO ME。

直到今日,初生嬰兒降臨人世後,在任何環境裡,視線仍會追蹤臉部,解讀照護者的面部表情,慢慢和外在世界建立連結。

甚至到了長大成人以後,視線下意識追蹤臉部的這種原始本能,還被用在設計車子上面,各大車廠的設計師,爭相推出車頭越來越像臉部的車,行駛在路上時好吸引行人的目光。

人際之間的互動,建立在解讀對方表情上,從彼此無意識的臉部和肢體動作,得到的訊息往往比口語還多得多。

而尼卡布沒有表情,沒有臉,沒有動作,沒有聲音。本來就是用來斷絕一切的外在互動,遮蔽一個女人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辨識,只剩一襲暗沉沉的及地黑衫。

或許這是我一個局外人,能接受包頭,但對蒙面完全沒有好感的潛在原因。

「你蒙著臉,我認不出你是誰,我也看不到你臉上的喜怒哀樂,讓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才好。」

那樣到底算哪門子的互動?這種感覺比打客服電話,結果是機器人聲回答,還要糟糕。

但我猜外界的觀感,絕對不在她們的考量範圍之內。

畢竟天下沒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而為了一份不受打擾的清淨,連在公共場合蒙著臉吃飯,都完全難不倒她們了呀!





5 則留言:

Engye They 提到...

无意间逛到这里,你的分享与见解增加了我的知识。谢谢。:)

張健芳 提到...

多謝您的留言^__^很高興您喜歡

月之 提到...

偶而會在轉角處遇上包著頭巾的回教女士,在日本,最常見的是來自東南亞的回教徒,我未曾見過身著尼卡布的女人。芳子能一窺裹在密不通風的尼布卡下的蘋果臉,那豔遇的光景及見聞的省察,都描寫得好迷人。

張健芳 提到...

對呀....讓我好臉紅心跳喔.....越不讓看,越想看

匿名 提到...

我覺得穆斯林很雙重標準,嘴巴上說她們有穿衣自由,所以有穿布卡的自由,
可是事實他們很多不接受女性有不穿這些頭巾,面紗的自由,
女性不戴頭巾,他們就覺得整個社會可以懲罰她,
當他們抗議西方觀點是自以為是的同情,
可是卻不曾想他們是怎樣對待不想戴頭巾的女孩,
被罵還是輕微的,被打被關再被強姦的都有,
他們可以因為女孩不戴頭巾就打她,我們何曾因為她們戴了頭巾布卡就打她們?
像伊朗支持穿布卡的女性可以抗議那些只戴頭巾的女性不道德,很壞,
不想戴頭巾的女性卻不能抗議,不然就會被抓去關,
就是他們可以打,攻擊別人,別人卻都不能批評他們,
那些女孩從小就被洗腦這是讓阿拉喜悅,有的很小就強制戴了,戴到後來成習慣,覺得自己是自願,
就像從小綁小腳,再灌輸她綁小腳很美,長大後她自己也就覺得應該要綁小腳,
我看到她們戴布卡也是會難過,尤其有的很小就戴了,我會覺得她這樣還有童年嗎?都不能在室外玩耍奔跑了
我還是覺得這個有強迫性,真的自願你應該等她思想成熟自己想戴才是,
而不是從小就強制戴,有的4歲就被強制帶頭巾,
尤其是連眼睛都罩黑紗的布卡,那真的是在控制女性,但女性卻因為要對教派,家族忠誠去接受,
我有時候都想,包成這樣,何必出來呢?妳不出來不是男人更看不到你?
我覺得她們在公共場合的存在被抹殺掉了,想神隱一樣只剩下黑色的影子,
相簿裡也全是男性照片,沒有一張女性的,好像不存在一樣,
試想,要是她哪天被榮譽謀殺,沒有人知道她存在過耶,或者失蹤了,你要怎麼去找?
全都沒紀錄阿,也沒人看過,
可是她們好像很滿足於這種我包緊緊只給老公看的守貞優越感,
深信這是阿拉命令,照做就是了,都不曾想這其實只是為了滿足男性,
而用神的旨意做的藉口,
像你說的,她們下面穿細肩帶什麼的,那表示她們想這樣穿,
卻因為社會壓力而要遮蔽,
我也看過想穿短裙,因為教規,在下面套一條寬褲,
你明明就想穿裙子,卻不能隨心所欲,
這種不斷要求外在形式規定,心裡想要的不是這樣,
這樣有什麼意義呢,其實他們以前也沒這麼嚴格要求,
穿布卡是這幾十年才出現的,
我覺得沙特不斷傳輸原教旨主義,讓伊斯蘭整個越來越保守,
像新疆本來有自己的傳統服裝,花裙,很漂亮的,
現在也因為那些激進教派開始戴布卡,
我覺得很難過,你自己傳統文化不要,去選擇這麼個極端路線,
那以後這些傳統服裝,歌舞文化,是不是都要消失了呢?
伊朗,阿富汗都是這個樣子,希望有一天這些國家能回復到原本開放的風氣,
其實連沙特以前也不是這樣強制穿罩袍的,
只是穿上了要再脫下來似乎很難,傷感...